普溪河渡槽改造工程
普溪河渡槽地处宜昌市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,位于东风渠总干渠12公里处,市东风渠总干渠上重要咽喉建筑,担负着宜昌市城区100万人的生产生活供水、宜东100万亩农田灌溉和沿线分乡镇、黄花乡、龙泉镇、鸦鹊岭镇、王店镇、安福寺镇等14个乡镇60万人的生活供水任务。老渡槽始建于1970年,1971年建成通水,设计流量15m3/s,全长1003m,最大高度为62m。由湖北省水利设计院设计,湖北省水利厅工程四团施工。当年,由于渡槽设计计算错误,再加上施工技术落后,施工机械匮乏,施工前没有进行地质勘察和形成完整的施工设计,渡槽建成通水时,中段双曲拱部分倒塌500余米,垮塌后,老渡槽重新按照简支结构设计施工,并与1971年4月建成通水,运行数十年,渡槽槽身、排架及墩帽裂缝、碳化等问题日益严重,东风渠灌区管理局经历8次大的维修加固后,渡槽结构裂缝及漏水问题仍无法根治。2014年8月30日经省水利厅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普溪河渡槽拆除重建。新建渡槽保持原进出口位置不变,由原“S”型边为直线型,主要由20跨40m预应力槽身组成,新建渡槽总长1003.4米。单跨长度和渡槽高度在我省水利行业均为第一。新建设计流量15m3/s,加大流量18m3/s。采用单跨40m重约500吨的C50W4F100预应力箱式槽身结构,采用DZ40/500型移动模架式造槽机原位现浇,工程概算投资8598万元。参建单位主要有:建设单位,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;质量监督单位,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、宜昌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;设计单位,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;监理单位,湖北瑞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;施工单位,湖北大禹水利水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;宜昌博朗预应力有限公司;运行管理单位,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总干渠管理处。槽身采用预应力箱梁简支结构,槽身承担荷载兼有过水要求,且设计荷载大(自重535吨,过水重500吨),其跨度与南水北调工程、东深供水渡槽最大跨度一致。受设计流量及经济性影响,槽身设计截面远小于上述工程,未施加横向预应力,无法采用桥梁工程已成熟的宽浅式通用箱梁截面,同时还要解决抗渗这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指标。在设计环节大胆创新,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。槽身最薄处仅30cm,受钢筋、波纹管等影响,侧墙混凝土入仓最大间隙仅4cm。而在62m高空一次性连续现浇200m3窄间隙的C50混凝土,确保混凝土密实、不裂缝,过水时不渗水,这对混凝土配合比及浇筑施工质量要求极高。槽身端部锚垫板边缘距离混凝土表面最少处仅5cm,已达设计下限,以致混凝土边缘极易发生应力集中而破坏,这对锚垫板安装及预应力张拉控制精度要求之高远超同类工程。
SEE DETAILS